【科研快讯】材环学院本科生俞俊杰以第一作者在国际知名期刊《Chemical Communications》发表研究论文

发布者:荆润秋发布时间:2024-09-11浏览次数:105

近日,我校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俞俊杰在化学领域知名期刊Chemical Communications(2024, DOI: 10.1039/D4CC02692F),发表了关于MOF非晶化和形貌双工程助力混价态MOF高效电化学储锂的研究成果,研究论文题目为“Controllable amorphization and morphology engineering on mixed-valence MOFs for ultra-fast and high-stability near-pseudocapacitance Li+ storage”。论文指导老师为我院青年教师胡小诗老师。《Chemical Communications》杂志属于RSC(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英国皇家化学学会,刊载世界化学领域最新科研成果的简报,是化学领域国际著名刊物,1996年创刊,是英国皇家化学会主办的顶级刊物之一,一直是 RSC 论文总被引次数最高的期刊。

  在锂离子电池应用中,多孔MOFs材料通常与电解液存在严重的副反应,并且存在固有导电性差和体积应变大的问题。该论文首次报道了一种基于溶解氧诱导的价态调控的可控非晶化和形貌双工程策略,实现了混价态Fe (II, III)- mof从晶态到无定形、微团簇到空心纳米球形几何结构的定向转变,以探索其Li+存储性能。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由此产生的无序结构和纳米空心结构赋予了mof材料丰富的活性位点和快速电荷转移特征、与电解液适当的比表面接触、以及抗聚集/坍塌的性质,从而获得了mof电极中已知的最高初始库仑效率(>80%),并且实现了超快速和超稳定的几近赝电容的Li+存储性能。本研究结果为mof材料的结晶度和纳米结构演变提供了新的见解,为MOF基电极的实际应用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该成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及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和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基金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4/cc/d4cc02692f/unauth


  近年来,学院坚持本科生导师制,打造教师与学生的科研共同体。通过导师制将学生与科研平台、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进行有机融汇,推进本科生科研和创新活动向纵深和多层次方向发展。经过几年不懈努力,学院学生在科学研究方面屡获佳绩、捷报频传,人才培养质量日益彰显成效。今后,材环学院将继续锐意进取、奋楫前行,进一步推动学院人才培养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2号大街1158号
电话:0571-87713538
邮编:310018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2025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