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成立于2010年,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形成了材料系、环境系和浙江省磁性材料研究院“两系一院”的办学架构。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和环境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均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材料工程”与“资源与环境”两个一级专业硕士学位点。目前,学科建设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材料学科ESI全球排名第395名、千分位排名2.61‰,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4.11‰,环境/生态学学科跻身全球排名前1%。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4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2人、副高级职称51人、国家级人才2人、省级人才5人,超过98%的教师具有博士学历,45岁及以下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占比超过84%,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
学院以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成果为办学基础,以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良好科学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为保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跨学科、复合型的知识体系和专业技能的中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316人,研究生371人。本科生、硕士生年均就业率95%以上,本科生年均升研率36%以上,研究生升博率18%左右。学院每年开展“低碳文化节”“双碳大讲堂”“心语小屋”等品牌学生活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竞赛育人,2024年获得国家级奖项18项,创学院历史新高。毕业生专业对口度高,就业质量高,就业层次高,在省内走在前列,在各个岗位上得到广泛赞誉。
学院实验室总面积超7000平方米,设备原值9000余万元,拥有浙江省环境科学与工程省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浙江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浙江省新型传感材料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先进电磁超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浙江省磁性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全省高端电机能量转换关键材料重点实验室等省级平台,现有包括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综合物性测量系统、拉曼光谱、电子束曝光纳米加工平台,高性能计算集群等在内的大型仪器100多种,大型仪器设备总值超过5000万元。
学院秉承“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建设要求,以一流学科建设为依托,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源动力,紧密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致力于解决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中有关材料的制备、性能和应用的科学前沿和核心问题及科技成果产业化问题,形成了电磁材料、光电材料、介电材料、新能源材料、电子薄膜材料、柔性电子材料、纳米及低维材料、生态环境材料与应用、环境监测与控制、土壤污染修复与固体废物处理等有特色、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研究方向;近年来发表SCI论文1070篇(其中TOP论文420篇),授权发明专利300件,参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一等奖1项,牵头起草ISO国际标准提案2项,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80余项(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项、优秀青年基金1项、重点重大项目6项),总科研经费达1.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