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家松老师团队(9人)

发布者:马世玉发布时间:2017-12-25浏览次数:21980


研究方向

固态照明/显示材料;智能传感材料;信息存储与防伪

负责人

钟家松

钟家松男,1984年出生,江西永丰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长期从事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培育)(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专项等课题多项。近年来,在稀土发光材料的结构设计与性能优化、固态照明与显示、智能传感、信息存储与防伪等领域取得系列研究成果,以第一/通讯作者在Adv. Funct. Mater., Laser Photonics Rev., Small, Adv. Optical Mater.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论文被引>10010篇,ESI热点/高被引论文17篇。授权发明专利30项,撰写专章1篇。入选英国皇家学会化学期刊类Top 1%高被引学者、浙江省高校领军高层次拔尖人才,连续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生涯影响力榜单。现为中国稀土学会光电材料与器件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材料研究学会理事、《Journal of Rare Earths》与《发光学报》青年编委。培养研究生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省优秀毕业生等荣誉,入选浙江省优秀硕士论文、浙江省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实践成果等。毕业生前往悉尼科技大学、中科院福建物构所、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院所攻读博士学位,或就职于华为、海康威视等知名企业。

E-mail: jiasongzhong@hdu.edu.cn

团队成员

毛启楠

毛启楠,男,19839月出生,浙江宁波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6年取得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本科学位,2011年取得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博士学位,现任教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主要从事无机光电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并具备深厚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产业研发背景和实践经验。目前致力于新型近红外发光材料的开发和前沿应用的探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参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已发表SCI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J. Mater. Chem. C, Inorg. Chem., Mater. Today Chem.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19篇,授权发明专利16项,参与编写专著2部;担任ACSElsevier出版社多个国际知名学术杂志的审稿人。

E-mail: maoqinan@hdu.edu.cn

裴浪

裴浪,男,1989年出生,湖北京山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89月于南京大学获得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师从邹志刚院士、闫世成教授。主要致力于人工光合成太阳能燃料方面的探索研究,包括太阳能光(电)催化分解水、二氧化碳还原产碳氢燃料等。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前沿导向重点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科技部“973计划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Adv. Funct. Mater., ACS Catal., J. Mater. Chem. A, Chem. Commun., Inorg. Chem., ACS Appl. Energy Mater.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17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5项,授权4项。曾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南京大学优秀研究生等荣誉。

E-mail: peilang@hdu.edu.cn

丁杨

丁杨,男,1993年出生,安徽淮北人,博士,特聘副教授。2022年毕业于比利时那慕尔大学,师从苏宝连院士,获化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光电材料与器件、等级孔光催化领域的研究工作。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欧盟“DepollutAir”项目。迄今为止,共发表SCI论文60余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在Matter, Adv. Funct. Mater., J. Energy Chem., Small, Laser Photonics Rev.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8篇。总被引用超过1200, H因子22。入选ESI热点/高被引论文5篇,获得相关发明授权专利3项。担任《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ility, IF=12.4,Chemical Synthesis,Carbon Neutralization》期刊青年编委。中国感光学会会员。

Email: dingyang@hdu.edu.cn

杨合一

杨合一1994年出生,浙江诸暨人,博士,特聘副教授202312月博士毕业于苏州大学,获化学博士学位,师从李永舫院士,李耀文教授。主要从事光电材料与器件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刺激响应变色荧光材料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目前,Nature, Nature Energy, Angew. Chem. Int. Ed., Adv. Energy Mater., Nano Energy等高水平杂志发表SCI论文27,其中第一作者身份/通讯作者论文9篇,高被引论文5篇,累计引用970余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项目4项,并参与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

Email: heyiyang@hdu.edu.cn

赵芳仪

赵芳仪,女,1995年出生,河南济源人,博士,特聘副教授。20241月于北京科技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无机近红外发光材料、长余辉发光材料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迄今,以第一作者在Laser Photonics Rev., Chem. Mater., Adv. Optical Mater., J. Mater. Chem. C, Inorg. Chem. Front., Inorg. Chem.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3篇,入选ESI热点/高被引论文3授权发明专利1项。曾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北京科技大学优秀毕业生等荣誉。

Email: fangyi.zhao@hdu.edu.cn

朱怡雯

朱怡雯,女,1989年出生,浙江湖州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7年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无机化学专业。主要从事光电多功能材料与器件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近年来,在发光材料的结构设计与性能优化、固态照明与显示、夜视与防伪等领域取得系列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J. Mater. Chem. C, Chem. Eng. J., Dalton Trans., ACS Appl. Mater. Inter.等期刊上公开发表SCI学术论文20余篇。现为杭州市硅酸盐学会理事、中国稀土学会光电材料与器件专业委员会成员、《发光学报》青年编委。

E-mail: ywzhu@hdu.edu.cn

李心悦

李心悦,女,1990年出生,河北邯郸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稀土发光材料、荧光微晶玻璃材料、固态照明与显示器件、荧光温度传感等领域的研究。迄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课题1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在Adv. Optical Mater., Laser Photonics Rev., Inorg. Chem., J. Mater. Chem. C, Sensor Actuat. B Chem.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6项。现为杭州市硅酸盐协会理事、中国稀土学会光电材料与器件专业委员会成员。

Email: lixy@hdu.edu.cn

何志伟

何志伟,男,19862月出生,浙江上虞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73取得挪威科技大学结构工程系博士学位,现任教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主要从事光伏面板表面防护性涂层研究,如超疏水涂层、自清洁涂层、防冰涂层、防污染涂层、防腐蚀涂层等。迄今为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横纵向科研项目6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在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ACS Sustain. Chem. Eng.LangmuirProg. Org. Coat.Adv. Mater. InterfacesInt. J. Biol. Macromol., Cellulose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33, 被引用2000次,担任ACSElsevierWiley出版社多个SCI学术期刊的审稿人。

E-mail: zhiwei.he@hdu.edu.cn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2号大街1158号
电话:0571-87713538
邮编:310018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2025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